出国留学就是loser?是时候为留学生正名了距高考结束已有一段时间,最近戴伯从上门咨询的学生口中了解到一些贬低留学生的言论。 出国 VS 不出国 极个别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认为,只有成绩不理想或想逃避考高的学生才会选择出国留学,所以留学生群体的整体能力普遍比国内高校学生差。 小编必须反驳以上观点,还留学生们一个公道! 1. 影响高考分数的因素有很多。一些同学可能在高考当天不舒服或不适应考场环境,从而导致发挥失常。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容易紧张,遇到如此场面壮大的考试发挥会不稳定,而留学考试对于这类学生而言更加容易适应。 首先TOEFL, SAT, GRE等考试一年会有多个场次,同学们有机会适应考场,调整到最佳状态。此外由于考试场次多,每场的参考人数也会少一些,所以不会有太强烈的竞争感和压力,这有利于容易紧张的考生正常发挥。 2. 高考失利的学生并非就是败者,一些非常优秀的学生因偏科严重,无法通过高考展现自己某些领域的天赋,但这类学生可以通过国外大学的招生体系再次证明自己。不要求学生在任何方面都有优秀的成绩,但绝不错过一个在某领域有杰出才能的学生是国外名校的招生准则。 留学考试大多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、逻辑思维,以及基础学术能力。学生不会因为某项学科 (历史、物理、生物等) 成绩不理想而失去冲刺名校的机会。如果学生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其它学科的能力,还可以参加SAT Subject, AP, GRE Subject等单科学术考试。 3. 其实不乏考上985和211的学生最终选择出国留学的例子。中国大学的研究能力不断进步,但因为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开始时间较迟,相比于早期就开始在这些领域研究的海外大学还略逊一筹。专攻这些领域的部分优秀学生因此选择出国留学,学习更前沿的知识。 此外出国留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,同时也是为了开阔视野,体验其它国家的文化和学术氛围。同时还能扩大自己的交际圈,锻炼英语能力,何乐而不为呢? 4.海外顶尖大学的录取标准非常高,除了要有很强的学术成就外,软实力也得胜人一筹。即使拥有满分的标化成绩也并不见得能被哈佛、斯坦福等大学录取。国外顶尖大学并不稀罕“考试机器”,它们希望学生在学术能力优秀的同时,还有独特的个人思想和改变世界的决心。 特别喜欢一句话:“过去的成功和优越感不会使你进步,只有痛苦和反思才能让你走得更远。”真正优秀的人是经得起失败,并能从中克服困难,实现自我提升。好汉不提当年勇,十年或二十年后再回首,高考只是人生经历中的一小段插曲而已。
文章分类:
教育头条
|